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北冰洋罗蒙诺索夫海岭晚自垩世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变与烃源岩特征:IODP302证据
引用本文:李学杰,万荣胜,万玲.北冰洋罗蒙诺索夫海岭晚自垩世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变与烃源岩特征:IODP302证据[J].南海地质研究,2008(1):35-45.
作者姓名:李学杰  万荣胜  万玲
作者单位: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州510760
摘    要:北冰洋首次大洋钻探(IODP302)在罗蒙诺索夫海岭获取了晚白垩世以来的沉积记录,为认识该区的沉积环境演变及烃原岩特征提供依据。该区晚白垩世以来有两次大的沉积间断:晚白垩世一晚古新世(80~56Ma)和中始新世一早中新世(44—17.5Ma)。有沉积纪录的晚古新世一中始新世(56~44Ma),平均沉积速率为12.8m/Ma;早中新世以来(0~17.5Ma),平均沉积速率11.4m/Ma。从沉积物特征及有机碳含量来看,该钻孔可以分成上下两部分:下部,古新世一中始新世,主要为灰黑色粉砂质泥岩,处于还原环境,TOC含量很高,为1.77%~6.30%;上部,中中新世以来,沉积物颜色呈条带状,主要为氧化环境,TOC含量很低,〈0.4%。对全岩进行Rock—Eval指标测定,表明中始新世富有机碳沉积物大多有很好的生烃潜力,而晚白垩世、晚古新世生烃潜力较差。Tmax与月。值表明,钻孔的晚白垩世和古新世沉积物有机质尚处于未成熟状态,没有生烃;因此中始新统的中部较高的s1值,可能是由于烃类产生于其他更成熟的层位后运移至该处聚集的结果。

关 键 词:沉积环境  烃源岩  北冰洋  罗蒙诺索夫海岭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