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位波动带三氮迁移转化过程研究进展 |
| |
引用本文: | 刘鑫, 左锐, 王金生, 何柱锟, 李桥. 地下水位波动带三氮迁移转化过程研究进展[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21, 48(2): 27-36. doi: 10.16030/j.cnki.issn.1000-3665.202007033 |
| |
作者姓名: | 刘鑫 左锐 王金生 何柱锟 李桥 |
| |
作者单位: | 1.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875;; 2.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 100875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831283,41877181);111引智计划项目(B18006)。 |
| |
摘 要: | 三氮是我国地下水中典型污染物,其在包气带和含水层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受到高度关注。近几年,地下水位波动带中的三氮迁移转化已经成为新的研究领域。在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定量分析相关研究趋势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地下水位波动带形成及特点,梳理波动带中三氮迁移转化过程及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最新研究表述及成果,并对今后可能的研究热点和方向进行了展望。现有研究表明:水位波动带中环境指标如土壤含水率、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和有机质含量均表现出一定的分带性规律,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功能基因更多样化,并呈现一定的分布特征。随着地下水位波动,包气带中的三氮易浸溶进入地下水并发生迁移。地下水位上升,硝化作用减弱,反硝化作用增强;地下水位下降,硝化作用增强,反硝化作用减弱。为完善水位波动带三氮迁移转化过程研究,应进一步关注:(1)将水化学演化分析与分子生物学高通量测序方法相结合,深入探究水位波动带三氮转化与微生物作用机理;(2)除关注硝化、反硝化作用外,增加异化还原、同化还原和厌氧氨氧化等作用过程的研究;(3)细化分析更多情境、更多影响因素的水位波动过程,识别水位波动带三氮转化的关键影响要素。
|
关 键 词: | 地下水位波动带 三氮 迁移转化 微生物功能基因 |
收稿时间: | 2020-07-13 |
修稿时间: | 2020-09-12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