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那邦地区地壳变质深熔过程及其构造意义:来自渐新世混合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约束 |
| |
作者姓名: | 任敏 马莉燕 李双 彭头平 刘希军 张学娇 丁伟 蔡永丰 董晓颖 顾昭阳 |
| |
作者单位: | 1.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广西隐伏金属矿产勘查重点实验室;2. 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采气一厂;3.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1402193);;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GXNSFBA035588);;国家留学基金(201708455031); |
| |
摘 要: | 滇西腾冲地块西侧的那邦地区作为东喜马拉雅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藏南冈底斯带的南延,不仅记录了印度-欧亚大陆碰撞过程的重要信息,也记录了高原岩石圈向南挤出的详细过程。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该区部分原划分为早前寒武基底的高黎贡群形成于新生代,并经历过多期次的变质深熔作用,但关于变质深熔过程和变质机制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对滇西那邦地区新生代混合岩开展了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LA-ICP-MS锆石U-Pb年龄显示,混合岩重结晶锆石年龄为29 Ma。根据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暗色混合岩基体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暗色体,富铝低钙,富集LREE,亏损HREE,其εNd(t)值为-4.31和-4.69,显示岛弧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盈江始新世变基性岩地球化学特征相似,暗示其源区为受到俯冲板片流体改造的富集岩石圈地幔;第二类暗色体,富集LILE和HREE,而低轻稀土和亏损高场强元素,εNd(t)值为-11.35,指示其源区为更古老的基性堆晶下地壳,结合始新世锆石具有低HREE特征,表明该暗色体原岩经历过加厚下地壳水平的石榴石角闪岩相的变质作用。浅色体为花岗闪长岩,...
|
关 键 词: | 渐新世 混合岩 锆石U-Pb定年 变质深熔 岩石圈挤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