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阿翁错地区早白垩世花岗闪长岩的成因及构造背景——来自斜长石和黑云母化学成分的约束
引用本文:雷传扬,宋元宝,唐菊兴,王波,吴建亮,刘文,范敏,张伟.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阿翁错地区早白垩世花岗闪长岩的成因及构造背景——来自斜长石和黑云母化学成分的约束[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3(1):193-213.
作者姓名:雷传扬  宋元宝  唐菊兴  王波  吴建亮  刘文  范敏  张伟
作者单位:1.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稀有稀土战略资源评价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 自然资源部深地资源成矿作用与资源预测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3. 四川省地矿局四〇五地质队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2905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30813、42272093);;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221684)联合资助;
摘    要:阿翁错地区早白垩世花岗闪长岩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广泛发育暗色微粒包体,是研究岩浆混合作用的理想对象。本文从地质学、岩相学和矿物化学等方面对花岗闪长岩开展了详细研究。包体形态多样,与寄主岩呈渐变或截然型接触关系,包体与寄主岩之间相互穿插,接触带发育冷凝边,包体从寄主岩中捕获了大量捕虏晶矿物,包体和寄主岩中均见针状磷灰石。电子探针结果显示:具正环带特征的寄主岩斜长石An值变化范围不大,在48.16~59.05之间,具致密韵律环带特征,可能代表镁铁质岩浆注入长英质岩浆房前结晶的斜长石;具反环带特征斜长石的An值变化范围较大,核部An值为29.86,往外An值陡增至51.09,整体呈逐渐增大趋势,暗示存在富钙基性岩浆的加入;具正-反环带特征的寄主岩斜长石核部至中间区域An值变化相对复杂,具稀疏韵律环带结构特征,反映斜长石结晶过程中因岩浆混合作用岩浆房环境发生突变,随着混合作用持续进行,岩浆逐渐冷却,斜长石在静态环境下继续结晶形成干净的正环带边部;包体斜长石虽然存在正环带,但其An值变化范围较大,在28.63~62.40之间,核部An值高,边部An值骤然降低,可能是镁铁质岩浆与长英质岩浆...

关 键 词:岩相学  矿物化学  岩石成因  构造背景  阿翁错花岗闪长岩  狮泉河-纳木错特提斯洋  青藏高原中北部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