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西藏高原东部江达构造带成矿体系
引用本文:董树义,唐菊兴,钟康惠,顾雪祥.西藏高原东部江达构造带成矿体系[J].矿床地质,2006,25(Z3):403-406.
作者姓名:董树义  唐菊兴  钟康惠  顾雪祥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基金项目:国土资源大调查综合研究项目(200110200010)和资源评价项目(20011020006)
摘    要:通过深入研究江达构造带的构造演化及构造-成矿耦合关系,对江达构造带的成矿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其经历了洋陆作用下的陆缘弧体制(C3-T2)→陆内伸展作用下的陆内-陆间裂谷体制(T3-E1)→以印度-欧亚板块陆-陆碰撞为主要动因、印度-欧亚-太平洋板块联合作用下的陆内造山体制(E2-Q)等3种构造体制的转换;不同构造体制下的成矿作用分别构成了3个相对独立的成矿体系:岛弧成矿体系的成矿作用主要表现为接触交代型Cu矿化,并可能存在火山热液型Cu、Pb-Zn矿化;陆内裂谷成矿体系的成矿作用主要表现为接触交代型和热水喷流或火山热液型,最主要的成矿作用是因燕山期中酸性岩浆侵入而发生的接触交代型Fe、Cu、Pb、Zn、Ag、Au、Ga成矿作用;陆内造山成矿体系的成矿作用主要表现为构造-岩浆-热液形成一系列Au、Ag多金属矿床和对先成矿床的叠加改造。

关 键 词:江达构造带  构造体制  构造-成矿耦合  成矿体系

Metallogenic subsystems of Jiangda tectonic belt in eastern Tibet plateau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矿床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矿床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