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长城数字化修复的基本问题与研究方向
作者姓名:李宗飞  董友强  侯妙乐  王坚  信泰琦
作者单位:1.北京建筑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北京 100044;2.北京建筑大学 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 北京 100044;3.北京建筑大学 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北京 100044;4.北京市建筑遗产精细重构与健康监测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44;5.北京帝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012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研计划(编号:KM202110016005);北京建筑大学市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编号:X20043);北京建筑大学博士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项目(编号:31081021003)
摘    要:
数字化方式是传播遗产价值的重要手段之一,长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线型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长期发展中,以往人们较多关注考古器物、字画、文稿等可移动文物和大型佛龛、壁画等不可移动文物领域的数字化修复,但是对长城遗址的数字化修复研究极少.本文立足于数字化修复中多源证据的重要性,结合长城的.
..


关 键 词:长城  遥感  多源数据  证据  语义  数字化修复框架  九眼楼
收稿时间:2021-04-29
点击此处可从《遥感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遥感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