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柴达木盆地原油成因研究
引用本文:段毅,张辉,郑朝阳,吴保祥.柴达木盆地原油成因研究[J].沉积学报,2004,22(6):61-65.
作者姓名:段毅  张辉  郑朝阳  吴保祥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兰州730000
摘    要:柴达木盆地是我国西北地区大型含油气盆地之一。经过50年的油气勘探,已在该盆地发现18个油田,它们主要分布柴西地区,对其成因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通过对这些油田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油源对比和成因机制综合研究表明,柴西地区和柴北地区是两个不同的成油单元,它们原油的形成环境、母质类型、成熟度和油源都是截然不同的。并且认为,虽然柴达木盆地第三系生油岩有机碳含量较低,但是其形成于强还原和咸水环境,有利于生物脂类的保存,生物脂类与可溶有机质和干酪根一起在低成熟阶段可以生成大量石油,是柴西地区未熟低熟原油形成的主要途径。

关 键 词:原油  成因机制  柴达木盆地  成熟度  母质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