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因民铜矿床构造沉积环境及成矿机制研究 |
| |
引用本文: | 代鸿章,刘家军,朱文兵. 云南因民铜矿床构造沉积环境及成矿机制研究[J]. 地学前缘, 2018, 0(1): 108-124 |
| |
作者姓名: | 代鸿章 刘家军 朱文兵 |
| |
作者单位: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
| |
摘 要: | 因民铜矿床是云南省东川铜矿田中一个重要的矿床,发育有两种矿化类型,分别为赋存于因民组中的稀矿山式铜铁矿体以及赋存于落雪组地层中的东川式铜矿体。文中采用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并结合相关热力学计算,探讨含矿岩系因民组及落雪组的岩石特征、沉积环境、构造背景及其铁、铜迁移机制和富集机理。结果表明,因民组及落雪组中以白云岩、硅质白云岩为主,并含少量白云质砂岩,综合100(Fe_2O_3/SiO_2)-100(Al_2O_3/SiO_2)、Fe_2O_3/TiO_2-Al_2O_3/(Al_2O_3+Fe_2O_3)、La-Th-Sc及Th-Co-Zr/10关系图解,指示因民组及落雪组具有大陆边缘区的沉积特点。V/Cr、V/(V+Ni)及Ce/La氧化-还原环境判别图显示,因民组及落雪组整体形成于贫氧过渡状态下的深水-半深水沉积环境。热力学计算表明,在流体迁移过程中,铁、铜主要以氯的络合物形式进行迁移,当成矿流体运移到表层与含硫碱性较还原性水体发生混合时,导致成矿体系温度、Eh和f(S_2)降低,pH值升高,铜、铁络合物发生失稳,先后生成磁铁矿、赤铁矿等氧化物以及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等硫化物,在因民组及落雪组中分别形成稀矿山式铜铁矿体和东川式铜矿体。
|
关 键 词: | 构造背景 沉积环境 成矿机制 因民铜矿床 |
Studies on tectonic setting,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d mineralization mechanism of the Yinmin copper deposit in Yunnan Province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