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管角螺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引用本文:潘英,慕翠敏,李琪,苏翔驹,区小玲,何俊锋,吴雪萍,陈德金.管角螺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58-62.
作者姓名:潘英  慕翠敏  李琪  苏翔驹  区小玲  何俊锋  吴雪萍  陈德金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60353);广西科技攻关项目(11107012-9);南宁市科技开发计划项目(201102045B);广西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GLMBT-201201)资助
摘    要:近年来,由于对管角螺的捕捞强度加大,其自然资源大大减少。为进一步了解管角螺的遗传变异和群体结构状况,本文首次利用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南方沿海管角螺5个地理群体(连云港、温州、台山、湛江、防城港)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2对AFLP引物组合对管角螺5个群体的150个个体进行扩增,共扩增出310个位点,多态位点277个,多态位点比例为89.35%,基因多态性分别为0.382 4、0.476 6、0.393 8、0.437 4和0.392 8,说明5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存在一定的差异。群体间及群体内遗传分化指数表明,管角螺5个地理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个体间,而群体间无明显的遗传分化。UPGMA(非加权组对平均法)系统树分析表明,湛江和防城港群体间的亲缘关系较近,而台山和温州群体间的亲缘关系较远。

关 键 词:管角螺  地理群体  AFLP  遗传多样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