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五蛟西地区长6段单砂体叠置特征研究 |
| |
引用本文: | 武芳芳, 瞿璇, 周宁杰, 朱薇, 李彦兵, 周小平, 张东阁, 张庆军, 郭岭. 2024. 鄂尔多斯盆地五蛟西地区长6段单砂体叠置特征研究. 地质科学, 59(4): 1034-1047. doi: 10.12017/dzkx.2024.073 |
| |
作者姓名: | 武芳芳 瞿璇 周宁杰 朱薇 李彦兵 周小平 张东阁 张庆军 郭岭 |
| |
作者单位: | 1.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西安 710069;; 2.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长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西安 710018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42103206 );长庆油田重大科技专项 ( ZDZX-2021-03 ) |
| |
摘 要: |
沉积微相控制下的单砂体发育类型、频率和叠置样式,控制了储层的连通性和井间剩余油的分布。本次研究综合利用丰富的岩心、测井和分析测试资料,在沉积微相精细刻画基础上,对鄂尔多斯盆地五蛟西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段单砂体发育特征和叠置样式进行精细研究。结果表明:五蛟西地区长6段岩性以粉砂岩、细砂岩、含泥砾或泥岩撕裂屑的细砂岩和泥岩为主,发育沉积微相类型主要为砂质碎屑流、浊流和半深湖泥3种。 长6段垂向上可识别出5~8期单砂体,单砂体叠置类型包括孤立型、叠加型以及切叠型3种;平面上单层砂体多以枝状、网状、局部片状展布。湖平面升降导致的可容纳空间(A)变化及沉积物供给速度(S)匹配关系是控制单砂体空间发育特征的关键性因素。研究区长6段自下而上,随着A/S比值的变化,单砂体类型垂向上由叠加型、切叠型逐渐向孤立型、局部叠加型变化,平面上由网状、枝状向局部片状演化。
|
关 键 词: | 单砂体 重力流沉积 叠置样式 鄂尔多斯盆地 五蛟西地区 长6段 |
收稿时间: | 2023-10-25 |
修稿时间: | 2024-03-09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