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南黄海海气热通量观测及其与OAflux数据集比较研究
引用本文:肖斌,乔方利,吕连港.南黄海海气热通量观测及其与OAflux数据集比较研究[J].海洋科学进展,2013,31(1):43-54.
作者姓名:肖斌  乔方利  吕连港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科学和数值模拟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黄海热通量的观测分析和SST变化、季节变化的机理研究(40806015)
摘    要:2007年在南黄海进行了3个航次的热通量观测,包括长、短波辐射,近海表空气温度、湿度,风速,海表皮温等观测数据。依据计算的冬季、春季、秋季三个航次的海气热通量分析了热通量不同季节特征,南黄海海域冬季、春季和秋季平均潜热通量分别为80.7W/m2,5.6W/m2和142.1W/m2,感热通量分别为32.0W/m2,-12.5W/m2和18.9W/m2(海洋向大气传递为正)。将国际较为通用的OAflux数据集与3个季节观测数据做了逐点的比对,作为对OAflux数据集在南黄海海域的评估,结果显示:OAflux数据集热通量结果与观测数据在2006—2007年冬季最为接近,感热和潜热通量均方差是15.3W/m2和21.4W/m2。春季的潜热通量存在明显偏差,均方差为28.4W/m2。秋季的感热和潜热通量均存在显著偏差,均方差分别为20.5W/m2和57.5W/m2。导致春季偏差的主要原因是OAflux数据集和现场观测的近海表空气湿度差异,而秋季偏差则应主要归因于海表温度的偏差。

关 键 词:热通量观测  南黄海  COARE3.0  OAflux

Observations of Air-sea Heat Flux in the South Yellow Sea and Their Comparison With OAflux Dataset
Institution:XIAO Bin1,2,QIAO Fang-li1,2,Lü Lian-gang1,2(1.The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SOA,Qingdao 266061,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Science and Numerical Modeling(MASNUM),SOA,Qingdao 266061,Chin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进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