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TTG岩套的成因及其形成环境
引用本文:吴鸣谦,左梦璐,张德会,赵国春.TTG岩套的成因及其形成环境[J].地质论评,2014,60(3):503-514.
作者姓名:吴鸣谦  左梦璐  张德会  赵国春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 41373048)的成果。
摘    要:TTG岩套是一类包含了三种岩性的岩石组合,即英云闪长岩(tonalite)—奥长花岗岩(trondhjemite)—花岗闪长岩(granodiorite)。TTG岩套的规模在太古宙最大,是早期陆壳的主体且在各地质历史时期均有发育。该岩石组合是岩石学定名,多数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富Na,高Al2O3(平均15%),低Mg、Ni、Cr,富集LREE、亏损HREE、高Sr、低Y、低Yb且无明显的负Eu异常。其微量元素特征与Adakite(高锶低钇中酸性岩,"埃达克岩")类似。目前多数学者认同其为变玄武质岩石部分熔融后的熔体,主要争论在于其源岩的变质程度。笔者认为TTG岩套的源区不应局限于某个变质相,而是涵盖了较大的P—T范围。对于其形成环境的探讨,笔者认为应该以地球演化不同时期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为前提,盲目地"将今论古"是不合理的。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3.8Ga之前的TTG岩套可能是在板块构造未启动的非俯冲条件下形成的;3.8~1.9Ga的TTG岩套产生在发育俯冲式板块构造且板块构造具有间歇式特点的背景下,此时可能既存在非俯冲环境下产出的TTG岩套也存在俯冲环境下产出的TTG岩套,而且其产出应该具有幕式特征;古元古代之后的TTG岩套可能无一例外均是俯冲板片熔融的产物。

关 键 词:TTG(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岩套  高锶低钇中酸性岩(埃达克岩)  形成环境  俯冲式板块构造
收稿时间:1/7/2014 12:00:00 AM
修稿时间:2014/4/10 0:00:00

Genesis and Diagenetic Environment of TTG Suite
Institution: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Beijing, 100083;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Beijing, 100083;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Beijing, 100083;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Beijing, 100083
Abstract:
Keywords:TTG (tonalite-trondhjemite-granodiorite)suite  adakite  diagenetic environment  subduction-style plate tectonic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