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系夹角分布特征对墨脱断裂活动性的指示意义 |
| |
作者姓名: | 谢超 周本刚 李正芳 |
| |
作者单位: |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
| |
基金项目: |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项目编号:201508024)资助 |
| |
摘 要: | 墨脱断裂位于南迦巴瓦构造结的东边界,区域受到印度洋季风气候影响,降雨充沛,水系非常发育。本文提取了墨脱断裂南东盘不同级别汇水盆地与雅鲁藏布江的夹角(水系夹角),根据水系夹角的分布初步研究了墨脱断裂的运动性质及断裂分段。所提取的27个水系夹角中,大多数介于90°一117°之间,小型盆地水系夹角沿断裂没有明显的变化,表明沿断裂的地形特征对盆地水系夹角的影响基本一致。但大型盆地水系夹角普遍大于中、小型盆地,且以背崩乡为界,东北段水系夹角大于西南段,表明水系形态长期受到墨脱断裂左旋走滑的影响,东北段左旋走滑速率大于西南段。面积最大的水系分布在墨脱断裂东北段,在地形和断裂共同作用下,该盆地水系夹角为117°,沿断裂位移量为25.5km。结合雅鲁藏布江断裂带已有的GPS测量数据,认为南迦巴瓦变质体以东侧墨脱断裂和西侧东久-米林断裂为边界,从拉萨块体之下折返至地表,产生的构造挤压作用使高喜马拉雅块体向西南-西方向不断推进,且运动速度由东至西逐渐减小。南迦巴瓦构造结垮塌构造及强烈的侵蚀作用使该区域出现重力损失,地壳出现均衡反弹,导致南迦巴瓦杂岩体向地表折返,其过程控制着墨脱断裂的运动方式。
|
关 键 词: | 墨脱断裂 水系夹角 运动方式 均衡反弹 |
收稿时间: | 2015-11-24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震灾防御技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震灾防御技术》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