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2020时期农户相对贫困测度及机理分析——以重庆市长寿区为例 |
| |
作者姓名: | 刘愿理 廖和平 李靖 李涛 蔡进 何田 |
| |
作者单位: | 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 2. 西南大学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重庆 400715 3. 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4. 重庆工商大学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重庆 400067 |
| |
基金项目: | 西南科技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19sx7106);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QN201900834);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博士项目(2018BS86) |
| |
摘 要: | 研究中国相对贫困问题将会为后2020时期建立解决农村相对贫困长效机制提供理论参考。因此,论文以农户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后2020时期相对贫困的新内涵和新特点,尝试构建相对贫困测度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多维视角划定相对贫困线,并以重庆市长寿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① 相对贫困指数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基于多维贫困视角,能够全面反映或量化人口实际生活状况的需求;② 相对贫困人口在提高生活质量、提升自身能力和获得发展的机会等方面较少,主要源于产业带动作用较弱,参与合作社发展和劳动技能培训的机会较少,户主教育水平较低,且超过1/3的相对贫困户属于老人户、残疾户和重病户;③ 扶贫政策、经济基础、社会保障和个人条件是影响相对贫困的重要因素。
|
关 键 词: | 相对贫困 机理分析 农户 测度 后2020时期 重庆 |
收稿时间: | 2019-12-30 |
修稿时间: | 2020-03-12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科学进展》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