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空间恢复力理论支持下的人地系统动态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刘焱序,傅伯杰,王帅,赵文武,李琰.空间恢复力理论支持下的人地系统动态研究进展[J].地理学报,2020,75(5):891-903.
作者姓名:刘焱序  傅伯杰  王帅  赵文武  李琰
作者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5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A06047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105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摘    要:人地系统的概念表现了人与地在特定的地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动态结构,面向人地系统动态运行过程的复杂性,亟待构建更有力的指标体系表征地球系统和人类系统相互影响与反馈的过程。空间恢复力可以被理解为以保障人地系统结构稳定为目标的地域空间整体对自然和社会扰动的吸收、复原或转化能力,为人地系统研究中针对性理论模式和可定量化指标体系的塑造提供新途径。本文以从自然维度出发的政策与生态系统空间恢复力、从社会维度出发的环境变化与社区生产生活空间恢复力、从综合描述方式出发的空间恢复力综合指标体系三个角度梳理空间恢复力研究现状,并从结构、功能、阈值三个方面研讨不同地域功能类型下的空间恢复力指标体系,提出认知保障系统可持续性的空间状态、明晰人地系统动态过程的空间阈值、满足生态保护与社会进步国家需求三项内容可以作为人地系统动态研究的重要方向。

关 键 词:人地系统动态  景观生态学  可持续性  阈值  国家需求  
收稿时间:2019-05-05
修稿时间:2020-02-03

Research progress of human-earth system dynamics based on spatial resilience theory
LIU Yanxu,FU Bojie,WANG Shuai,ZHAO Wenwu,LI Yan.Research progress of human-earth system dynamics based on spatial resilience theory[J].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20,75(5):891-903.
Authors:LIU Yanxu  FU Bojie  WANG Shuai  ZHAO Wenwu  LI Yan
Institution: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Resource Ecology, Faculty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AS, Beijing 100085, China
Abstract:
Keywords:human-earth system dynamics  landscape ecology  sustainability  threshold  national deman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