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亚热带山地垂直地带土壤的磁性特征及其环境响应
引用本文:师永辉, 毛学刚, 刘秀铭, 吕镔. 2020. 亚热带山地垂直地带土壤的磁性特征及其环境响应. 地球物理学报, 63(9): 3420-3430, doi: 10.6038/cjg2020N0351
作者姓名:师永辉  毛学刚  刘秀铭  吕镔
作者单位:1. 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福州 350007; 2.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州 350007; 3.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福州 350007; 4.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and Geography, Macquarie University, Sydney NSW21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02184);;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7J01655);
摘    要:

土壤中磁性矿物的形成转化对环境变化具有指示意义,定量分析土壤磁性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机制是目前该领域的重要问题.本文综合相关研究及野外实地考察,采集福建南部亚热带地区戴云山垂直地带相同母质的土壤剖面进行环境磁学和漫反射光谱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剖面中磁铁矿和磁赤铁矿主导其磁性变化,当海拔至1320 m以上,土壤中出现次生纤铁矿.当排除地形的影响后,相关磁学参数指示磁畴颗粒在低海拔区域以SP颗粒为主,而较高海拔区域土壤中以粗SD颗粒为主.
漫反射光谱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赤铁矿和针铁矿对气候梯度变化较为敏感,其中赤铁矿含量随海拔增加显示出降低趋势,并且至海拔1320 m以上赤铁矿消失而主要以针铁矿和纤铁矿为主.对比加热前后针铁矿和赤铁矿特征峰变化,并进行半定量分析认为,当年均降水量超过1900 mm且年均温低于13℃时达到赤铁矿形成的临界值,而针铁矿和纤铁矿则继续呈增加趋势.本研究论证了赤铁矿、针铁矿及纤铁矿对气候梯度具较强的敏感性,可作为研究低纬区域古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




关 键 词:戴云山   土壤磁学   漫反射光谱   赤铁矿   针铁矿
收稿时间:2019-09-12
修稿时间:2020-05-29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物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物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