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毒杂草型退化草地植被群落特征的研究
引用本文:赵成章,樊胜岳,殷翠琴,贺学斌.毒杂草型退化草地植被群落特征的研究[J].中国沙漠,2004,24(4):507-512.
作者姓名:赵成章  樊胜岳  殷翠琴  贺学斌
作者单位: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甘肃,兰州,730070;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3.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4. 甘肃省肃南县畜牧局,甘肃,肃南县,734400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创新工程项目(CASX21002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0048700)资助
摘    要:在以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侵入为主要特征的退化草地上,按狼毒盖度将草地划分为5个类组:Ⅰ类组(狼毒分盖度0419%)、Ⅱ类组(狼毒分盖度20%~39%)、Ⅲ类组(狼毒分盖度40%~59%)、Ⅳ类组(狼毒分盖度60%~79%)、V类组(狼毒分盖度80%~95%)。对各类组天然草地退化过程中植被的组成、作用及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针茅和扁穗冰草为优势种的山地草原,植被群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由于放牧强度的加大,改变了群落中植物间竞争格局,狼毒凭借对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植物间的竞争能力,个体数量及其在群落中的作用加强。伴随着狼毒分盖度的增加,针茅和扁穗冰草的地上生物量、密度、盖度和重要值明显下降,狼毒的相对值呈上升趋势。草地植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随狼毒生物量的增加呈现出由低到高,再到低的变化趋势,Simpson优势度指数则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植物群落主要种的优势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狼毒由伴生种成为优势种,天然草原退化成狼毒为优势种的植被类型。

关 键 词:毒杂草型退化草地  植被群落结构  特征  气候环境
文章编号:1000-694(2004)04-0507-06
修稿时间:2003年7月8日

Study on Vegetation Community's Structure of Degraded Grassland of Noxious and Miscellaneous Grass Type
ZHAO Cheng-zhang.Study on Vegetation Community''''s Structure of Degraded Grassland of Noxious and Miscellaneous Grass Type[J].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2004,24(4):507-512.
Authors:ZHAO Cheng-zhang
Institution:ZHAO Cheng-zhang~
Abstract:
Keywords:degraded grassland of noxious and miscellaneous grass type  vegetation community  character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