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新疆东准噶尔红山口钾长花岗岩形成时代、成因及地质意义
引用本文:吴功成,张宏远.新疆东准噶尔红山口钾长花岗岩形成时代、成因及地质意义[J].新疆地质,2015(2):181-189.
作者姓名:吴功成  张宏远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个人科研发展基金(F02018);国土资源部公益项目(201211024)资助
摘    要:东准噶尔地区晚古生代构造环境一直存在争议,但该地区发育的大量晚古生代岩浆岩可作为约束。本文报道了新疆东准噶尔巴里坤县红山口钾长花岗岩及其中发育的黑云母花岗闪长质包体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分析结果。钾长花岗岩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95.2±3.6)Ma(MSWD=0.74),黑云母花岗闪长质包体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96.8±3.4)Ma(MSWD=0.81),二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红山口钾长花岗岩具高硅、高钾、弱过铝、富集轻稀土、Eu负异常特征,微量元素蛛网图上整体表现出Br,Sr,P,Ti负异常,Ba,Sr含量较高。钾长花岗岩中包体的化学成分与钾长花岗岩差别不明显,特别是稀土和微量元素组成基本一致。包体主要沿岩浆流动方向展布,与钾长花岗岩接触边界模糊,部分包体呈弥散状;包体中常见石英和钾长石大斑晶,薄片下可见针状磷灰石。因此,认为红山口钾长花岗岩应为早二叠世后造山伸展环境下岩浆混合产物。

关 键 词:东准噶尔  锆石U-Pb年龄  包体  后造山  岩浆混合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