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江西相山邹家山-石洞断裂带及其控矿作用
引用本文:魏祥荣,林舸,龙期华,周叶.江西相山邹家山-石洞断裂带及其控矿作用[J].铀矿地质,2006,22(5):281-289.
作者姓名:魏祥荣  林舸  龙期华  周叶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86;核工业270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
2.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
3. 核工业270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
4.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86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国科学院基金
摘    要:邹家山石洞断裂构造带(又称邹石构造带)由几组大致平行的断裂组成,总体走向为30°~40°,倾向NW或SE,倾角65°~85°,深切基底达10 km,属区域性NE向走滑断层。根据断裂构造的发育程度、构造联合控矿作用等特点,自北向南将邹石构造带分为石马山段、邹家山段、书塘段和石洞段。研究构造带的铀矿化蚀变特征及构造控矿规律发现,邹石构造带在不同地段控矿形式不同,按容矿位置可分为两类,即主断裂容矿和旁侧次级断裂容矿。邹石构造带的铀矿化作用明显分为两期,邹石构造带附近的铀矿床均存在铀赤铁矿型矿化蚀变,表明邹石构造带对成矿的重要作用。相山矿田各矿床内矿带的展布表明,主要矿带走向的法线方向总是指向相山盆地的特定区域。在总结已知矿床规律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邹石构造带仍然是相山盆地最具找矿潜力的地区之一,书塘地区是邹石构造带的首选找矿靶区。

关 键 词:邹-石构造带  铀矿化作用  相山铀矿田
文章编号:1000-0658(2006)05-0281-09
收稿时间:01 26 2006 12:00AM
修稿时间:2006年1月26日

Feature of Zoujiashan-Shidong Structure and its controlling over uranium deposit
WEI Xiang-rong,LIN Ge,LONG Qi-hua,ZHOU Ye.Feature of Zoujiashan-Shidong Structure and its controlling over uranium deposit[J].Uranium Geology,2006,22(5):281-289.
Authors:WEI Xiang-rong  LIN Ge  LONG Qi-hua  ZHOU Ye
Abstract:
Keywords:Zou-Shi structure  uranium mineralization  Xiangshan uranium deposit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