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东马努斯海盆PACMANUS热液区Si-Fe-Mn羟基氧化物的矿物学和微形貌特征
引用本文:曾志刚,陈帅,王晓媛,欧阳荷根,殷学博,李兆学.东马努斯海盆PACMANUS热液区Si-Fe-Mn羟基氧化物的矿物学和微形貌特征[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3(1):61-71.
作者姓名:曾志刚  陈帅  王晓媛  欧阳荷根  殷学博  李兆学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83084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13CB429700);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编号:JQ20091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CX2-YW-211)资助
摘    要:本文对东马努斯海盆PACMANUS热液区产于英安岩环境中的Si-Fe-Mn羟基氧化物样品进行了矿物学和微形貌分析.结果表明,该样品主要由Si-Fe-Mn羟基氧化物组成,结晶差,含少量的针铁矿、水钠锰矿、钡镁锰矿、绿脱石和蛋白石-A.样品中具疑似生物遗迹,如细丝状硅质物和空心管状物.鳞片状绿脱石可构成蜂窝状结构,也可生长在空心管的表面.绿脱石是低温热液活动的产物,其形成可能受到了微生物作用.Si-Fe-Mn羟基氧化物具有两种类型核心:Si-Mn质核和Si质核,其外层均包裹着Si-Fe质层,分别分布在杆状和球状羟基氧化物中.Si-Mn质核中SiO2含量为39.32wt%~86.31wt%,MnO为4.97wt%~27.01wt%,Fe2O3含量较低,为0.54wt%~3.43wt%;Si质核中SiO2含量为90.17wt%,MnO和Fe2O3含量较低,分别为0.06wt%和3.47wt%.其中,Si-Mn质核的生长与微生物活动相关,Si质核为无机成因.

关 键 词:Si-Fe-Mn羟基氧化物  绿脱石  微生物  PACMANUS热液区  东马努斯海盆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