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最优分割法在昭通盆地巨厚煤层地质判析中的应用
引用本文:王可伏.最优分割法在昭通盆地巨厚煤层地质判析中的应用[J].云南地质,1988(1).
作者姓名:王可伏
作者单位:中科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
摘    要:在许多第三纪的沉积盆地中,产巨厚褐煤层。在云南,有昭通,小龙潭、先锋等聚煤盆地。前人对此类巨厚褐煤层内部的变化尚少研究,笔者按巨厚煤层的特点,试用最优分割法进进行地质分析。 (一)巨厚煤层的基本特征及其沉积环境巨厚煤层的特点之一是厚度大、夹矸少,在宏观上和微观上变化都不明显。因此,给煤层详细对比和其他的地质研究带来一定困难。尽管测井资料可有助于煤层的圈定和对比,但对内部变化的进一步研究仍显得无能为力。按现代泥炭堆积速度为0.2—0.4毫米/年,泥炭转化为褐煤的压缩比为4∶1计算,形成50米厚的褐煤所需的时间达50—100万年。以昭通盆地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