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黔西南紫木凼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对成矿的指示意义
作者姓名:彭义伟  顾雪祥  刘丽  程文斌  章永梅  吴程赟  吕鹏瑞
作者单位: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2.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摘    要:紫木凼金矿床是黔西南微细浸染型(卡林型)金矿带上的一个代表性金矿床。本文对该矿床主成矿阶段(Ⅱ)石英和方解石以及晚成矿阶段(Ⅲ)方解石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和显微测温研究,结果表明,各成矿阶段包裹体类型有H2O包裹体、CO2包裹体、CO2-H2O包裹体、气相CH4包裹体和CH4-H2O包裹体5类,其中CO2包裹体和CO2-H2O包裹体只在主成矿阶段(Ⅱ)的石英中发育。主成矿阶段和晚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分别为180~220℃和100~180℃,盐度分别为0.35%~7.45% NaCl和0.18%~5.71% NaCl,密度分别变化于0.745~0.969 g/cm3和0.868~0.993 g/cm3,总体属于中低温、低盐度、中等密度的H2O-NaCl-CO2流体体系。矿床成矿过程是一个温度退缩、盐度降低、密度增大的过程。主成矿阶段H2O-NaCl-CO2流体发生不混溶作用,是导致矿质沉淀成矿的主要原因。CO2流体、CH4流体在金的成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关 键 词:CO2流体  CH4流体  流体包裹体  不混溶作用  紫木凼金矿床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