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震旦系底界及内部年代地层单位划分
引用本文:汪啸风,陈孝红,王传尚,陈立德.震旦系底界及内部年代地层单位划分[J].地层学杂志,2001,25(Z1):370-376.
作者姓名:汪啸风  陈孝红  王传尚  陈立德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层古生物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49872016,19991300013011,,
摘    要:根据岩石和层序地层以及生物多样性事件的综合研究,建议以宜昌莲沱王丰岗剖面为界线层型将目前暂定的震旦系底界上移至陡山沱组二段近底部,以南沱冰期后首次海侵所形成的含巨型结构复杂的疑源类的黑色硅质泥岩的出现为标志.澳大利亚Marinoan冰期后"盖帽白云岩”之上的Brachirra组沉积与此层相当.厘定后震旦系上下统的界线以宜昌灯影峡剖面为层型,界线划在灯影组石板滩段近底部,以出现可供广泛对比的文德生物群以及痕迹化石和后生动物为标志,其时代似应与澳大利亚伊迪卡拉(Edicaran)生物群对比.重新厘定后的下震旦统内部两个阶(田家院子阶和庙河阶)和上震旦统内部两个阶(四溪阶和龙灯峡阶)之间的界线分别以秭归庙河剖面和宜昌灯影峡剖面为界线层型,界线分别定在陡山沱组四段和白马沱段近底部,前者以含庙河生物群黑色硅质泥岩的出现为标志,澳大利亚Bunyeroo组上部产大量leiosphaerids的黑色硅质泥岩沉积大致与此段地层相当.龙灯峡阶底界以产管状骨骼化石cloudiniids为特点,其确切层位尚需进一步研究.

关 键 词:震旦系  层序  年代地层  界线
文章编号:0253-4959(2001)-0370-07
修稿时间:2001年2月8日

BASAL BOUNDARY AND ITS INNER CHRONOSTRATIGRAPHIC SUBDIVISION OF THE SINIAN SYSTEM IN CHIN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