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震定位与震源机制解信息的阿尔金断裂带东段构造转换研究 |
| |
引用本文: | 刘亢, 李海兵, 王长在, 张辉, 肖根如, 李红光, 张凌. 2018. 基于小震定位与震源机制解信息的阿尔金断裂带东段构造转换研究. 地球物理学报, 61(11): 4459-4474, doi: 10.6038/cjg2018M0077 |
| |
作者姓名: | 刘亢 李海兵 王长在 张辉 肖根如 李红光 张凌 |
| |
作者单位: | 1.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 北京 100049;; 2. 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 100037;; 3.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81;; 4.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兰州 730000;; 5.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省数字国土重点实验室, 南昌 330013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2206,41504043,41631073)和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省数字国土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DLLJ201616)资助. |
| |
摘 要: |
阿尔金断裂带东段地区的造转换及其动力学机制研究一直是地学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利用双差定位法获取研究区域2008—2017年间6013次地震事件的精确定位数据;整理筛选前人震源机制解36个,并采用P/S波振幅比方法计算获得221个以及CAP方法获得25个震源机制解信息. 选择野马河—大雪山断裂作为研究区构造转换研究的突破口,综合小震定位数据与震源机制解信息,并开展野外地质调查进行验证,清晰刻画出该断裂的深部构造形态以及现今的运动特征:由阿尔金断裂带向祁连山方向过渡,断层产状由近直立逐渐转变为倾向南,倾角变缓,震源机制解由走滑性质为主转变为逆冲性质为主,是一个连续渐变的过程,为研究区的构造转换研究提供了直接证据.
|
关 键 词: | 阿尔金断裂带 祁连山断裂带 小震重新定位 震源机制解 构造转换 |
收稿时间: | 2018-02-07 |
修稿时间: | 2018-06-13 |
|
|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物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物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