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大叶藻海草床的生态恢复: 根茎棉线绑石移植法及其效果
引用本文:刘 鹏,周 毅,刘炳舰,刘旭佳,张晓梅,杨红生. 大叶藻海草床的生态恢复: 根茎棉线绑石移植法及其效果[J]. 海洋科学, 2013, 37(10): 1-8
作者姓名:刘 鹏  周 毅  刘炳舰  刘旭佳  张晓梅  杨红生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 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 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 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广西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 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 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重点项目(201305043/201005009);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2011BAD13B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21064/41176140); 青岛市市南区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9517HY)
摘    要:
于2009年和2010年在青岛汇泉湾用根茎棉线绑石法进行大叶藻(Zostera marina L.)移植, 并于2012年4月20日至11月19日对移植大叶藻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包括形态学变化、密度、茎枝高度、地上生物量、底质粒径几个方面)。观察期间水温为7.8~26.1℃。结果显示, 移植底质可定性为粉砂质;移植大叶藻的有性繁殖期为2012年4~8月; 无性繁殖在秋季达到高峰; 密度在6月和9月分别高达411茎枝/m2和481茎枝/m2; 高度与地上生物量的最大值出现在6~7 份。与2009年青岛湾天然大叶藻进行比较后可以发现, 移植大叶藻的高度、地上生物量及其季节变化与天然大叶藻基本保持一致,说明移植大叶藻的生长状况良好, 同时说明根茎棉线绑石法是一种高效且实用的海草床生态恢复方法。

关 键 词:海草   大叶藻(Zostera marina L.)   移植   棉线绑石法   形态   季节变化
收稿时间:2013-02-26
修稿时间:2013-05-11

Transplantation of eelgrass (Zostera marina L.) in Huiquan Bay using rhizomes bound to a small elongate stone with biodegradable cotton thread
Abstract:
Keywords:seagrass   Zostera marina L.   transplant   method of tying small elongate stone with biodegradable cotton thread   morphology   seasonal variation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