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奇异值分解的DS-InSAR相位优化 |
| |
引用本文: | 彭锴,赵峰,汪云甲,闫世勇,冯瀚.2023.基于奇异值分解的DS-InSAR相位优化.遥感学报,27(2): 533-542DOI:10.11834/jrs.20210454 |
| |
作者姓名: | 彭锴 赵峰 汪云甲 闫世勇 冯瀚 |
| |
作者单位: | 1.中国矿业大学 环境与测绘学院, 徐州 221116;2.自然资源部国土环境与灾害监测重点实验室, 徐州 221116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874044,42004011);;国家博士后面上基金(编号:2020M671646);;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编号:2020QN27); |
| |
摘 要: | 高质量监测点空间密度是时序InSAR开展形变监测的重要指标,依靠分布式散射体DS(DistributedScatters)开展InSAR形变监测可有效解决传统时序InSAR监测点空间密度不够的缺陷,但分布式散射体干涉相位极易受到去相干影响,造成干涉相位失真,因此分布式散射体相位优化是DS-InSAR技术的关键,针对这一情况,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奇异值分解的DS相位优化方法,该方法利用同质像元时序相位重构相位矩阵,对矩阵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优化相位。采用模拟数据和33景覆盖郑州东部白沙镇Sentinel-1A数据对提出方法的可靠性与有效性进行验证和分析。采用时序平均相位标准偏差、平均相位梯度、平均残差点数目作为干涉图优化效果评价指标,提出方法优化后干涉图相较于原始干涉图分别下降了15.61%、25.81%、44.84%,与对比DS相位优化方法相比,提出方法对干涉图DS相位优化效果更好,特别是在一些低相干区域仍然可获得较好DS相位优化结果;提出方法在降低DS相位噪声同时可较好地保持地物细节信息。此外,相较于常规PS(PermanentScatters)技术形变监测结果,本文方法高质量监测点数量由121471个提升至644789个,提高了4.3倍,较对比方法高质量监测点密度提升更显著。模拟与真实数据结果证实了本文提出DS优化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可用于基于DS-InSAR技术的地表形变监测。
|
关 键 词: | 遥感 DS-InSAR 分布式散射体 相位优化 奇异值分解 形变监测 |
收稿时间: | 2020-10-27 |
|
| 点击此处可从《遥感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遥感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