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7·20” 华北和北京大暴雨过程的分析
引用本文:赵思雄,孙建华,鲁蓉,傅慎明.“7·20” 华北和北京大暴雨过程的分析[J].气象,2018,44(3):351-360.
作者姓名:赵思雄  孙建华  鲁蓉  傅慎明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5045)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6LASW-B05)共同资助
摘    要:本文对2016年7月19—21日华北及北京的特大暴雨作了研究和讨论。研究表明,该次暴雨为诸多有利因素所致:前期副热带高压呈带状稳定维持,中旬末东退,后呈"东高西低"分布,华北处于槽前辐合上升区,有利对流发生。高空西来槽停滞加深(并切断)与低层江淮暖性倒槽叠加,快速发生发展成为一深厚的气旋,出现了高低空系统的耦合。有一支暖(湿)输送带自南向北推进至关重要,源地可追踪至南中国海等低纬度地区,水汽通量辐合大值区先后经长江、黄淮至华北,有明显的中低纬度系统的相互作用。2016年的"7·20"暴雨和2012年"7·21"暴雨均存在明显的多尺度特征,但其具体特征有所不同。前者强烈对流活动稍弱于后者,降水趋势平稳,然而由于其大尺度强迫持续时间长,累积降水量仍然较大。本文主要集中于一些事实的分析,对于该次暴雨的机理尚需作进一步研究。

关 键 词:特大暴雨,气旋,暖输送带,多尺度特征
收稿时间:2017/5/19 0:00:00
修稿时间:2017/11/22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