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文献(共20条): | [1]、 | 孙景群.能见度与相对湿度的关系[J].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1985,43(2):230-234. | [2]、 | 十个代表城市空气污染指数与能见度和相对湿度的关系[J].干旱气象 | [3]、 | 高建蒙.轻雾与相对湿度和能见度的统计分析[J].干旱气象,1986(2). | [4]、 | 梁晓妮,任晨平,王志,陈仲瑜,柳婧,宋建洋.武汉大气能见度与PM2.5浓度及相对湿度关系的非线性分析及能见度预报[J].气候与环境研究,2023,74(5):471-482. | [5]、 | 张琳,高雷娜,朱保美.德州能见度与PM2.5、PM10和相对湿度的关系[J].山东气象,2016,36(2):26-30. | [6]、 | 石家庄地区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其与相对湿度和颗粒物浓度的关系[J].干旱气象 | [7]、 | 白永清,祁海霞,刘琳,陈城,林春泽,李武阶.武汉大气能见度与PM2.5浓度及相对湿度关系的非线性分析及能见度预报[J].气象学报,2016,74(2):189-199. | [8]、 | 白永清,祁海霞,刘琳,陈城,林春泽,李武阶.武汉大气能见度与PM2.5浓度及相对湿度关系的非线性分析及能见度预报[J].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2016,74(2):189-199. | [9]、 | 卢盛栋,赵俊杰,于小红,霍佳宇,韩志伟.太原大气能见度对相对湿度及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响应关系研究[J].陕西气象,2020(5):21-26. | [10]、 | 吕建华,彭岩波,谢刚.2013年济南市大气能见度与相对湿度和PM10、PM2.5的关系[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6,39(4):93-97. | [11]、 | 武安邦,龙亚星,黄勤,冯慧,肖旭.延安市能见度与相对湿度和PM_(2.5)及PM_(10)的关系[J].内蒙古气象,2017(5):31-34. | [12]、 | 基于相对湿度及AQI值的哈尔滨市大气能见度分析[J].黑龙江气象 | [13]、 | 卢盛栋,赵桂香,金磊,等..2018年10月2019年9月太原大气能见度与相对湿度及PM2.5浓度的关系研究[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1,44(5):10-16. | [14]、 | 杨之烈.能见度的观测与天气现象的关系[J].气象研究与应用,1983(5). | [15]、 | 姚剑,王广华,林俊,范雪波,耿彦红,位楠楠,单健,李燕,刘卫.上海市大气颗粒物与能见度的关系[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0,26(4):17-21. | [16]、 | 田小芳,黄贵生.夜间云的观测与能见度的关系[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9,30(Z2). | [17]、 | 朱焱,杨金彪,朱莲芳,刘红年,张剑.苏州市能见度与影响因子关系研究[J].气象科学,2011,31(5):626-631. | [18]、 | 江祖凡.含水量、温度与云中能见度的关系[J].气象,1994,20(10):40-41. | [19]、 | 周璞,张恬月,刘晓达.成都双流机场跑道视程与低能见度的关系[J].陕西气象,2018(3):20-24. | [20]、 | 玉苏甫·阿布都拉,热依汗古丽,买买提阿布都拉,米吉提·依明,Yusup·ABDULLA,Reyhanguli,Maimaitiabudula,Mijit·IMIN.和田市能见度变化趋势及其与空气质量的关系[J].沙漠与绿洲气象(新疆气象),2006,29(1):24-25,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