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大别造山带与郯庐断裂带壳、幔结构和陆内“俯冲”的耦合效应
引用本文:滕吉文, 闫雅芬, 王光杰, 熊熊. 大别造山带与郯庐断裂带壳、幔结构和陆内“俯冲”的耦合效应[J].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49(2): 449-457,
作者姓名:滕吉文  闫雅芬  王光杰  熊熊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100029 北京 2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430077 武汉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434009)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148)共同资助.
摘    要:地质学家基于岩石年代学、峰期变质的压力差和阿尔卑斯变质沉积岩中柯石英的发现,推断在大别造山带地区发现的柯石英和榴辉岩乃是地幔深处120km左右折返至地壳浅部的结果.为了提供大别造山带与郯庐断裂带地域的壳、幔深部结构与深层动力过程的定量判据,本文利用瑞利(Rayleigh)波的频散效应反演该区S波的三维群速度结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存在一由东向西陆内俯冲的高速板舌,其下插深度仅达160 km.在秦岭—大别造山带地域上地幔70km深处存在一顶部宽约500km的低速地幔热点.(2)出露的含柯石英榴辉岩是大别造山带深部物质和能量的交换,郯庐断裂带强烈平移错动及板内俯冲效应共同作用导致的深部物质(上地幔)运移和动力学效应的综合产物.

关 键 词:大别造山带   Rayleigh波频散   陆内俯冲   地幔热点   深层过程
文章编号:0001-5733(2006)02-0449-09
收稿时间:2005-05-17
修稿时间:2005-05-172005-12-21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物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物理学报》下载全文
正在获取引用信息,请稍候...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