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海洋CSEM法探测海底淡水资源可行性初探——以长江口嵊泗古河道为例
作者姓名:吴晓婷  李予国  段双敏
作者单位: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2.海洋油气勘探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海底淡水资源的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2021YFE010880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2M712986);
摘    要:海底淡水是一种天然淡水资源,主要位于近海大陆架区域,来自陆地渗透水或是由海平面升降所形成的古河道中。传统地震方法在储层流体盐度变化的识别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海洋可控源电磁法(CSEM)对高阻薄层敏感,有利于通过观测淡水储层和围岩电阻率差异引起的电磁异常来探测淡水资源。本文研究区域位于长江口嵊泗古河道,基于“嵊泗一井”水文地球物理测井数据建立长江口嵊泗古河道淡水储层地电模型,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该区域淡水储层海洋可控源电磁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利用海洋CSEM方法对高阻薄层强敏感度的特征探测海底淡水资源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有效探测到高阻薄层引起的电磁场异常响应,具有较好的淡水储层识别能力。因此,该方法应用于长江口嵊泗古河道淡水储层探测是可行的。

关 键 词:海洋可控源电磁法  海底淡水  可探测度  嵊泗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