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东昆仑山区更新世植被与环境变化的孢粉学证据
作者姓名:许清海  阳小兰  梁文栋  李文  崔之久
作者单位:1. 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河北石家庄, 050011;2. 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研究所, 北京, 100101;3.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北京, 100871
摘    要:昆仑山垭口羌塘组和三岔河组的孢粉分析表明,羌塘高原的干旱环境在早更新世时已经确立,孢粉反映的古气候以干湿变化为主,冷暖变化不明显,可能与青藏高原隆起有关,在2~1.8 Ma BP,羌塘高原的古植被是以麻黄、藜科、蒿等为主的荒漠或草原荒漠植被,1.8~1.3 Ma BP气候变得比较温和稍湿,古植被演变成草原植被,在1~0.68 Ma BP,本区在构造抬升和冰期气候控制之下植被极不发育,0.68~0.65 Ma BP可能为一小间冰段,古植被为蒿、藜科、麻黄和众多草本植物组成的草原植被,羌塘组和三岔河组缺失650~350 ka BP的沉积,可能仍为荒漠植被,倒数第二次间冰期时期,在三岔河组的沟谷里可能生长着云、冷杉组成的暗针叶林、随的,古气温明显变干,针叶林消失,60 ka BP之后,气候进一步变干,古植被又演变成荒漠植被。

关 键 词:昆仑山垭口  第四纪  孢粉分析
文章编号:1000-0240(2001)04-0407-07
修稿时间:2001-01-04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冰川冻土》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冰川冻土》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正在获取引用信息,请稍候...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