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文献(共20条): | [1]、 | 汤振清.产状测井在巨野煤田勘探中的应用[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9(Z1). | [2]、 | 周启永.地质力学方法在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及矿床勘探中的应用[J].中国区域地质,1998,17(2):168-175. | [3]、 | 周启永.地质力学方法在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及矿床勘探中的应用[J].地质通报,1998,17(2). | [4]、 | 易建斌.锡矿山锑矿床成矿褶皱构造地球化学的研究[J].矿产与地质,1994,8(3):178-182. | [5]、 | 张建芳,张刚阳.铅同位素在矿床研究和找矿勘探中的应用综述[J].地质找矿论丛,2009,24(4):322-328,348. | [6]、 | 田家华.灰色数学模型及其在矿床勘探类型划分中的应用[J].河北地质学院学报,1993,16(3):292-296. | [7]、 | Yoshiaki Shibata,Yoshinori Nishida,邢立新.线性分析在矿床勘探中的应用[J].世界地质,1993(1). | [8]、 | 罗铭玖.刻线取样法及其在某些矿床勘探中的应用[J].地质与勘探,1974(2). | [9]、 | 刘金平 李万亨.熵函数在矿床勘探中的应用[J].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91,13(4):44-50. | [10]、 | R.A.伯赖斯,P.A.卡尔里,何绍渊.地质统计学在矿床勘探中的应用[J].地质与勘探,1975(3). | [11]、 | 李龙虎.矿体的MC参数特征及其在矿床勘探中的应用[J].地质与勘探,2006,42(2):79-82. | [12]、 | 胡光道.变差函数在矿床勘探中的应用[J].地质科技情报,1985(4). | [13]、 | 李石锦,梁金城,易诗军.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床褶皱构造及其控矿作用[J].湖南地质,1983(1). | [14]、 | 刘敬寿,戴俊生,徐珂,张艺,丁文龙.构造裂缝产状演化规律表征方法及其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7,47(1). | [15]、 | 沈正康,王敏,甘卫军,张祖胜.中国大陆现今构造应变率场及其动力学成因研究[J].地学前缘,2003,10(Z1):93-100. | [16]、 | 周启永.地质力学在区域地质调查勘探中的应用[J].广西地质,1998,11(4):7-14. | [17]、 | 吕炳全 孙继武.弹性和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在区域构造研究中的应用[J].上海国土资源,1992(4):1-8,22. | [18]、 | 田家华.灰色聚类数学模型及其在矿床勘探类型划分中的应用[J].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1992,1(3):185-188,192. | [19]、 | 贺锦辉.求解流面,流线构造产状和分析褶皱类型的数学模型及BASIC程序[J].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0,13(2):51-60. | [20]、 | 王汉生,李欲晓.岩组分析在大井矿床构造研究中的应用[J].地质找矿论丛,1995,10(1):16-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