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川滇地区三维地壳速度模型评估:可靠性、局限性和未来突破方向
引用本文:王新,陈凌,陈棋福.川滇地区三维地壳速度模型评估:可靠性、局限性和未来突破方向[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4(2):622-637.
作者姓名:王新  陈凌  陈棋福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2.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编号:2022YFF08026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91958209和42288201);
摘    要:受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陆-陆碰撞的影响,我国川滇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活跃,地震频发.深入研究该地区的地下速度结构对于理解陆-陆碰撞构造演化、相关地球动力学过程及防震减灾至关重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川滇地区三维速度结构模型得以构建,但鲜有研究分析现有速度模型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本研究通过三维波形模拟,系统评估了不同三维地壳速度模型拟合实际观测记录的能力,以定量评价模型的可靠性.评估研究聚焦于2021年云南漾濞MS6.4地震震源区和2022年四川泸定MS6.8地震震源区;测试的速度模型包括我国川滇地区公共速度模型V1.0、我国大陆岩石圈统一速度模型V2.0、青藏高原东部地壳和上地幔全波形层析成像模型,以及我国大陆浅层速度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上述三维速度模型均可以较好拟合长周期(<0.2Hz)地震记录,表明这些模型都较好地约束了研究区域的大尺度结构.然而随着频率的升高(0.05~0.3Hz),三维速度模型拟合实际观测数据的能力下降,且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表明现有模型尚不足以解析小尺度结构异常体.在波形模拟中,考虑浅层(<10km)速度结构可在...

关 键 词:川滇地区  地震层析成像模型  浅层速度结构  波形拟合  模型评价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