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一株溶藻菌Zobellella sp. B307对太平洋亚历山大藻的溶藻特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引用本文:马双慧,白洁,孙鹏飞,王登宇,相壮壮,李辉,晨曦.一株溶藻菌Zobellella sp. B307对太平洋亚历山大藻的溶藻特性及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5):63-70.
作者姓名:马双慧  白洁  孙鹏飞  王登宇  相壮壮  李辉  晨曦
作者单位:1.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 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3.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摘    要:为研究溶藻菌对赤潮甲藻的作用机制,本文从胶州湾沉积物中分离得到的一株耐盐菌株Zobellella sp. B307,并研究了该菌株对太平洋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pacificum)的抑制效果,从细胞结构、生理水平和分子水平探究了该菌株的抑藻途径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抑藻途径为分泌胞外活性物质的间接溶藻,72 h的溶藻率高达91%。溶藻过程中藻细胞壁破损,叶绿素a和总蛋白含量显著下降,藻细胞的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表明溶藻物质对藻细胞造成的强烈氧化损伤是导致其死亡的直接原因。热休克蛋白基因(HSP)表达量显著上调,说明溶藻物质激发藻细胞产生的ROS在激活抗氧化系统的同时诱导产生HSP70,二者联合清除ROS以减缓藻细胞受应激损伤的程度;A.pacificum的网格蛋白基因(Clathrin)表达量显著上调,表示由网格蛋白介导的胞吞作用明显增强,进而说明为减轻光合营养功能受损造成的影响,藻细胞的异养功能增强。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诠释菌藻关系,更为探究赤潮治理的生物方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 键 词:赤潮  亚历山大藻  溶藻细菌  溶藻机理  基因表达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