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暴雨中尺度模式的发展历程和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程锐,徐幼平,崔春光,黄静,刘娟,金宝刚,顾春利,孙溦.暴雨中尺度模式的发展历程和研究进展[J].湖北气象,2019,38(5).
作者姓名:程锐  徐幼平  崔春光  黄静  刘娟  金宝刚  顾春利  孙溦
作者单位:地理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54;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北京100029;北京应用气象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430205;北京应用气象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北京,100029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项目
摘    要:短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发展,由于具备了对动力辐合、湿物理及边界层等过程和实际地形的刻画能力,在分辨率提高到几十公里尺度时,可以对暴雨进行数值预报。经过近50 a的发展,暴雨中尺度模式经历了静力平衡到非静力平衡、粗分辨率到高分辨率、简单物理过程到细致物理过程、云雨隐式预报到显式预报、简单初始化到复杂同化等的转变。本文从暴雨中尺度模式框架、物理过程和初始化方法三个方面,回顾了国内外主要暴雨中尺度模式的发展历程和重要进展,同时指出了未来模式可能的发展趋势并给予了分析讨论。

关 键 词:暴雨  中尺度模式  动力框架  物理参数化  初始化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