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珠江口外内陆架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形态特征、控制因素及生态风险分析
引用本文:黄楚光,王建华,曹玲珑,倪志鑫,金钢雄,瓦西拉里.珠江口外内陆架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形态特征、控制因素及生态风险分析[J].海洋湖沼通报,2014(3).
作者姓名:黄楚光  王建华  曹玲珑  倪志鑫  金钢雄  瓦西拉里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南海海洋工程勘察与环境研究院;台州市国土资源局黄岩分局;
基金项目: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5015-06)资助
摘    要:2011年对珠江口外内陆架海域22个点位表层沉积物中主要的重金属Cr、Ni、Cu、Pb、Zn、Cd和As含量、形态特征、来源控制因素以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采用了BCR提取法分析各种重金属赋存形态,并依据各种重金属的形态特征与沉积物基质属性进行了相关因子分析,了解其分布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珠江口外内陆架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为由陆向海的方向,随着水深增大而逐渐降低。重金属赋存形态中Cr、Ni、Cu、As主要以残渣态存在,Pb主要以可还原态存在,Cd主要以酸提取态存在,Zn主要存在于残渣态与可还原态。各重金属非残渣态比重Cd最高,Cr最低,表明Cd的迁移性最强。各元素非残渣态在平面上的分布与总量分布模式相关性较好,因此,珠江口外内陆架海域通过总量来确定区域重金属污染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靠的。重金属元素与黏土含量、可还原态Fe、Mn含量普遍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珠江口外内陆架的重金属来源比较复杂,主要来源于附近大陆的物质输入。运用酸提取态百分含量风险评估法对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发现研究区各元素综合风险评价除Cd为高风险外,Cr元素综合风险评价为无风险;其余为中一低风险等级。

关 键 词: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形态特征  控制因素  生态风险  内陆架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