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湖南印支期过铝质花岗岩的形成: 岩浆底侵与地壳加厚热效应的数值模拟
引用本文:王岳军,Y.H.ZHANG,范蔚茗,席先武,郭锋,林舸.湖南印支期过铝质花岗岩的形成: 岩浆底侵与地壳加厚热效应的数值模拟[J].中国科学D辑,2002,32(6):491-499.
作者姓名:王岳军  Y.H.ZHANG  范蔚茗  席先武  郭锋  林舸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
2. CSIRO Division of Exploration & Mining,Perth,6109,Australia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编号:KZCX2-102,KZCX2-1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40002007)
摘    要:在合理构建华南印支期地质-物理模型的基础上, 利用FLAC软件, 模拟了该区印支期过铝质富钾花岗岩形成与基性岩浆底侵, 及陆壳变形叠置加厚两种动力学背景的可能联系. 模拟结果表明, 220 Ma±的基性岩浆底侵能导致地壳含水矿物相岩石的深熔, 但除非印支期存在大规模基性岩浆的底侵作用, 否则其热效应持续时间和热效应波及范围难以形成具大岩基规模的湖南印支期花岗岩. 在陆壳叠置加厚模型中, 地壳的叠置加厚可导致中下地壳界面温度升高到700℃以上, 引起片麻质岩石熔融, 当加厚因子达1.3, 白云母矿物脱水熔融产生的熔体达到熔体流动临界比例(≥20%), 从而形成花岗岩基; 结合印支期挤压逆冲推覆构造和同期基性火山岩极少出露的地质事实, 认为陆壳变形加厚可能是湖南印支期构造岩浆作用形成的主导因素.

关 键 词:过铝质富钾花岗岩  深熔作用  热-应力数值模拟  印支期  湖南
收稿时间:2001-09-25
修稿时间:2001年9月25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D辑》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D辑》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