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东部森林样带典型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季节变化
引用本文:张雷明,于贵瑞,孙晓敏,温学发,任传友,宋霞,刘允芬,关德新,闫俊华,张一平.中国东部森林样带典型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季节变化[J].中国科学D辑,2006,36(1):45-59.
作者姓名:张雷明  于贵瑞  孙晓敏  温学发  任传友  宋霞  刘允芬  关德新  闫俊华  张一平
作者单位:张雷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于贵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孙晓敏(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温学发(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任传友(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宋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刘允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关德新(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6)       闫俊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510650)       张一平(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昆明,650223)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编号:KZCX1-SW-01-01A)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2002CB412501)共同资助
摘    要: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对中国东部森林样带(NSTEC)上的长白山温带针阔混交林(CBS)、千烟洲亚热带常绿人工针叶林(QYZ)、鼎湖山亚热带常绿针阔混交林(DHS)与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季雨林(XSBN)等4种典型生态系统类型的碳收支特征开展了长期、连续的观测研究.本研究利用ChinaFLUX的连续观测资料,初步分析和评价了4种生态系统2003年碳收支的季节变化及其环境响应特征.在2003年,各生态系统的碳收支对环境因子的变化产生了不同的响应.CBS生态系统的碳收支主要受到了辐射与温度的控制,0℃和10℃是两个重要的临界温度,前者控制了生态系统碳交换的起止时间,后者影响了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强度.由于生态系统光合作用(GPP)出现峰值的时间早于呼吸(Re)作用,因此,CBS生态系统的净交换(NEE)在早夏达到最大值.由于夏季降水与温度的不同步性,QYZ生态系统的碳收支受到了干旱的制约,其降低主要来自于生态系统GpP的降低.DHS与XSBN生态系统均表现出在旱季碳吸收强、而雨季吸收弱的特征,特别是XSBN从旱季到雨季的转变过程中出现了由碳汇向碳源的转变.这主要是由于这两个生态系统在雨季的降水量较大,光合有效辐射不足,导致生态系统GPP受到抑制,而Re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致.XSBN的生态系统呼吸温度敏感性参数(Q10)与年呼吸总量最大,CBS与QYZ次之,DHS最小,但CBS生态系统每天的呼吸释放量最高.在2003年,CBS,QYZ,DHS和XSBN的NEE分别为181.5,360.9,536.2和-320.8 g·C·m-2·a-1.在CBS,QYZ和DHS三种生态系统之间,随着纬度的降低,温度与降水表现出明显的纬度梯度,生态系统Re占GPP比例逐渐降低,NEE与Re的比例随纬度的降低而逐渐增大.每天的光合吸收量、光能利用率和降水利用效率均表现出了随纬度降低而减少的趋势.但XSBN生态系统往往脱离这一纬度趋势.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具有的高度复杂性,需要更长时间的观测数据和开展更深入的分析,以科学解释不同生态系统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和准确评价生态系统的碳收支能力.

关 键 词:森林样带  碳收支  生态系统光合作用  生态系统呼吸  ChinaFLUX  涡度相关
修稿时间:2005年10月2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