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CFP的岩溶管道流数值模拟研究——以桂林寨底地下河子系统为例
作者姓名:赵良杰  夏日元  杨杨  邵景力  曹建文  樊连杰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 41502252);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 DD20160300);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编号: 2016GXNSFAA380057)
摘    要:为了描述岩溶多重含水介质存在非达西流问题,研究管道流CFP模型在岩溶区数值模拟中的应用。在分析管道流CFP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概念模型算例(5个管道,上下临界雷诺数分别为2 000和4 000),探讨不同管道水文地质参数对出口流量及水流状态的影响,并对参数敏感性进行分析,最后将CFPM1模型应用于广西寨底岩溶地下河系统,探讨在实际应用中的管道流模型适用性。概念模型结果表明,参数敏感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管道直径、水力梯度、管道渗透系数、弯曲度及粗糙度,流量与雷诺数随管道参数增大而增大,水流状态从层流变为紊流。寨底岩溶管道流模型中3个观测井及地下河出口实测流量表明CFPM1能较好地模拟出岩溶地下水水位变化趋势。得出结论:CFPM1管道流模型允许岩溶管道与基岩含水层进行水流交换,能够较好地刻画岩溶区管道介质非达西流特征,但管道参数获取较为困难,且不能刻画岩溶管道形态变化。该方法具有一定通用性,可为实际应用提供指导。

关 键 词:管道流模型   非达西流   岩溶管道   含水介质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