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强风化花岗岩弹塑性本构模型研究(Ⅱ):工程应用
引用本文:陈卫忠,曹俊杰,于洪丹,贾善坡,陈培帅.强风化花岗岩弹塑性本构模型研究(Ⅱ):工程应用[J].岩土力学,2011,32(12):3541-3547.
作者姓名:陈卫忠  曹俊杰  于洪丹  贾善坡  陈培帅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1;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中心,济南250061
2.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1
3. 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交通运输部行业科技攻关项目资助
摘    要:根据文献1]优化反演得到隧址处强风化围岩应变硬化弹塑性本构模型的计算参数,通过数值仿真研究CRD法、双侧壁法和台阶法3种工法时围岩与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情况,结果表明,CRD法为最优工法。在此基础上,根据翔安隧道左线ZK8+257~ZK8+307段的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建立三维模型动态模拟隧道CRD法开挖支护全过程,并将计算的变形位移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提出的弹塑性硬化本构模型及其数值仿真技术可较好地反映强风化花岗岩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变形和破坏规律。其研究成果可为衬砌结构设计以及国内同类型隧道的施工和衬砌支护技术设计提供可靠指导。

关 键 词:海底隧道  本构模型  软弱围岩  施工方法
收稿时间:2010-08-04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岩土力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岩土力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