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乡村振兴背景下镇域高标准农田建设分区研究——以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商店镇为例
引用本文:张延良,刘佳佳,邹勇,张越,孟光明,牟广银,刘睿,路方洲,王胜军.乡村振兴背景下镇域高标准农田建设分区研究——以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商店镇为例[J].山东国土资源,2023,39(7):72-78.
作者姓名:张延良  刘佳佳  邹勇  张越  孟光明  牟广银  刘睿  路方洲  王胜军
作者单位:阳谷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济南市土地征收和综合整治服务中心
基金项目:基于乡村振兴下的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研究(2018-R1-06)。
摘    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在镇域尺度上构建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划定高标准农田建设分区,用以指导商店镇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建设方向。以适宜性评价、障碍度模型为研究方法,研究结果显示商店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宜性一级区主要分布在镇域的中南部地区,二级区基本环绕在一级区外侧,三级区分散于镇域各地,以镇域北部居多,有城镇发展的需求,较不适宜建设高标准农田。商店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障碍因子主要包括耕地连片度、灌溉保证率、盐渍化、有机质含量以及乡镇建设需求。耕地连片度、盐渍化、有机质含量以及乡镇建设需求这4个建设障碍问题在镇域北部都明显存在;镇域东部主要表现为盐渍化问题与耕地连片度,在东部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时需重点解决;南部主要存在耕地连片度与灌溉保证率的问题,需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商店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可划分为优先建设区、重点发展区与后备保留区,基于障碍因素进一步细化为12个分区,总体来说,商店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南部以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良土壤为主,北部地区整治方向为规模化整治、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关 键 词:高标准农田  适宜性评价  障碍度模型  乡村振兴  商店镇  山东滨州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山东国土资源》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山东国土资源》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