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张家口—渤海地震带天津—塘沽段的电性结构及其意义
引用本文:高武平,林逸,张文朋,徐新学,闫成国,曹井泉,刘红艳.张家口—渤海地震带天津—塘沽段的电性结构及其意义[J].西北地震学报,2023(2):410-420.
作者姓名:高武平  林逸  张文朋  徐新学  闫成国  曹井泉  刘红艳
作者单位:天津市地震局,天津 300201;天津华北地质勘察局,天津 30017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2123)与天津市科技重大专项与工程(18ZXAQSF00110)联合资助
摘    要:华北北部的张家口—渤海地震带是一条新生地震断裂带。位于其中段的蓟运河断裂构成了唐山菱形块体的西边界,一直被认为与1979年宁河M6.9地震密切相关。然而,该区域的深部结构与孕震动力学环境尚未得到有效揭示。大港—玉田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直接穿越宁河M6.9地震的震中区,大致与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相垂直。探测结果显示,区域电性结构具有显著的“横向分块、纵向分层”特征。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还揭示了张家口—渤海断裂带中段的海河断裂、汉沽断裂、蓟运河断裂等区域性断裂的深部构造特征,且汉沽断裂可能为切穿地壳的深断裂。深部低阻体边缘的高低阻梯度带与宁河M6.9地震和汉沽两次M6.2地震的震中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揭示了研究区中强地震的发生与深部显著高低阻梯度带的发育密切相关。

关 键 词:大地电磁测深  电性结构  张家口—渤海地震带  蓟运河断裂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地震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地震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