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桃子窝锡矿区火山-次火山岩和花岗岩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 |
| |
作者姓名: | 刘鹏 程彦博 王小雨 张翔 高凤颖 廖正国 |
| |
作者单位: | 中国地质大学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100083;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 河北 廊坊 065000;中国地质大学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 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 100037;中国地质大学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大学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100083;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 河北 廊坊 065000;广东省地质局第七地质 大队, 广东 惠州 516300;广东省地质局第七地质 大队, 广东 惠州 5163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02055); 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资助项目(519002650744) |
| |
摘 要: | 桃子窝锡矿位于莲花山断裂带西段,是典型的火山-次火山岩型锡矿。本文以桃子窝锡矿赋矿火山-次火山岩及花岗岩为研究对象,首次开展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特征研究。获得两个次火山岩样品的锆石206Pb/238 U加权平均年龄为172.1±1.1 Ma和171.8±0.9 Ma,一个花岗岩样品的锆石206 Pb/238 U加权平均年龄为168.9±1.5 Ma,表明桃子窝锡矿火山-侵入岩为中侏罗世同一岩浆事件不同阶段的产物。锆石εHf(t)值大多数为负值,只有3个点的值大于0,变化于-13.96~9.53之间,平均值为-7.92。在εHf(t)-t图解上,εHf(t)值大多落在球粒陨石演化线之下,有3个点落在球粒陨石与亏损地幔演化线之间。二阶段模式年龄除3个点介于609.6~795.5 Ma外,其余点年龄为1 450.8~2 102.5 Ma,Hf同位素特征指示成岩物质主要来源于早中元古代古老地壳的部分熔融,还有新元古代新生地壳物质的加入。结合区内已有的研究成果,认为桃子窝锡矿及有关的火山-次火山岩与中生代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有关。
|
关 键 词: | 锆石U-Pb定年 Hf同位素 火山-次火山岩 桃子窝锡矿 粤东 |
收稿时间: | 2014-12-10 |
修稿时间: | 2015-04-22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矿物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矿物学杂志》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