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黔东八瓢达冲金矿勘查中的应用与找矿效果 |
| |
引用本文: | 刘珊, 陈亮, 段先哲, 胡杨, 王正庆, 韩世礼, 马强.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黔东八瓢达冲金矿勘查中的应用与找矿效果[J]. 物探与化探, 2016, (1): 27-32. doi: 10.11720/wtyht.2016.1.05 |
| |
作者姓名: | 刘珊 陈亮 段先哲 胡杨 王正庆 韩世礼 马强 |
| |
作者单位: | 南华大学 核资源工程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湖南省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湖南 衡阳 421001;; 南华大学 核资源工程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湖南省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湖南 衡阳 421001;; 南华大学 核资源工程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湖南省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湖南 衡阳 421001;; 南华大学 核资源工程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湖南省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湖南 衡阳 421001;; 南华大学 核资源工程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湖南省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湖南 衡阳 421001;; 南华大学 核资源工程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湖南省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湖南 衡阳 421001;; 南华大学 核资源工程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湖南省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湖南 衡阳 42100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项目 |
| |
摘 要: | 通过对矿区实施1:5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确定该区的指示元素为Au、Cu、Pb、Zn、As,选用传统的统计方法确定各元素的异常下限值分别为6×10-9、30×10-6、40×10-6、150×10-6、50×10-6,据此发现了一批有价值的地球化学异常区. 对各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区的找矿潜力进行分析,结合地层、岩性、构造等有利控矿因素综合评判主成矿元素异常、元素组合异常,圈定出3个找矿靶区. 在Ⅰ号异常靶区内,Au与As、Cu、Pb在空间上具有良好的叠合性,经工程布置发现了M1~M7含金石英脉矿体,圈定了Ⅰ号、Ⅱ号矿体;在矿区西部Ⅲ号异常靶区,Au与As、Zn异常叠合良好,经工程验证,在此发现M11、M12、M13等多条含金石英脉体,圈定了Ⅲ号矿体. 总的来说,对异常区进行钻探和槽探等工程验证,异常的位置、规模、走向与新发现矿体(矿化点)吻合较好,表明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该区找矿是有效的,值得向邻区推广.
|
关 键 词: |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元素异常 找矿潜力 工程验证 八瓢达冲金矿区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物探与化探》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物探与化探》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