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下基于物种与植物耦联机制的小白额雁(Anser erythropus)潜在生境及适宜性研究--以长江流域中下游为例 |
| |
作者姓名: | 向伶 高翔 彭玉辉 梁婕 |
| |
作者单位: |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国土管理学院;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大学/教育部环境生物学与污染控制实验室 |
| |
基金项目: |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51679082,51979101,51479072);The Hunan Science&Technology Innovation Program(2018RS3037);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Hunan Province(2019JJ20002). |
| |
摘 要: |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通过改变物种生境而影响物种多样性。小白额雁是长江流域中下游的一种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的食草型濒危候鸟,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威胁。本文以小白额雁为代表性物种,定量分析了气候变化对长江流域中下游候鸟潜在生境及适宜性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采用Maxent模型模拟了当前情景和全球环流模型(GCMs)气候场景下小白额雁潜在生境及其适宜性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小白额雁分布特征与其栖息地周边植物分布呈显著相关关系;运用Maxent模型模拟小白额雁六种主要食源植物的分布特征,并将其结果作为环境变量,将显著改善小白额雁潜在生境及其适宜性模型的模拟性能;在两种典型浓度情景(RCP 2.6和RCP8.5)下,2070年小白额雁潜在生境适宜性面积将下降。为应对气候变化对小白额雁的影响,应采取更加合理的管理措施和保护政策,包括调整保护区的大小、形状和用途。
|
关 键 词: | 生境适宜性模型 气候变化 MAXENT 小白额雁 MODIS 长江流域 |
收稿时间: | 2019-12-07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