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 a华南盛夏降水的季节内差异及大气环流异常特征分析 |
| |
作者姓名: | 许智棋 陈海山 |
| |
作者单位: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44 |
| |
基金项目: |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2060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30422;41625019);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130047);"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 |
摘 要: | 基于CRU、CMAP、PREC/L、CN05.1、NCEP/NCAR以及全国160个台站的月降水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依赖于季节的经验正交函数(SEOF)分解、滑动平均、空间相关、回归以及合成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研究了近50 a华南盛夏降水异常的基本特征及其季节内差异,并讨论了其大气环流异常。结果表明:(1)盛夏7、8月华南降水异常的空间分布都表现为区域一致性,即整个华南地区都为正(负)异常。(2)华南盛夏降水异常在月季变化的时间尺度上存在着同位相和反位相演变,1963—1993年,华南7、8月降水大致为反相演变,即7月华南全区一致偏涝(旱)而8月一致偏旱(涝);1994—2015年,二者总体表现为同相演变,即7月华南全区降水一致偏涝(旱)时8月亦一致偏涝(旱)。(3)大气遥相关型的变化是同相和反相两种演变模态产生的主要原因,同相期间对流层中层7月表现为欧亚遥相关(EU)和东亚太平洋遥相关(EAP)相互配置,8月表现为类似EU和太平洋北美遥相关(PNA)型;反相期间对流层中层7月表现为类似北美东西遥相关(NAEW)型,8月表现为类似EAP型。(4)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变化与华南盛夏降水季节内差异密切相关。反相期间7月与8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东西位置变化较大,而同相期间变化不大。
|
关 键 词: | 华南 盛夏降水 季节内差异 大气环流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
收稿时间: | 2016-10-25 |
修稿时间: | 2017-01-15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