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本文共被引13次): | [1]、 | 侯兴利,陈建勋,张恋.基于ArcGIS的滑坡空间分布的变维分形研究——以江西省宁都县为例[J].地质与资源,2019,28(3):293-297. | [2]、 | 董富权.西藏古堆-隆子地区断裂构造分形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黄金科学技术,2012,20(6):41-45. | [3]、 | 王欢,丁明涛,陈廷方.基于GIS的三江并流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2011,31(5):167-170,267. | [4]、 | 常彦荣,刘洁.陆桥新疆段暴雨洪水灾害及其防治对策研究[J].山西建筑,2009,35(7). | [5]、 | 夏小刚 黄庆享 张守刚.PCA法在非充分采动条件下地表沉陷分级中的应用[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8,25(1):54-58. | [6]、 | 夏小刚,黄庆享.基于弹性薄板的地表沉陷预计模型[J].测绘工程,2008,17(6). | [7]、 | 田振坤,傅莺莺.北京房山区林火与地理要素分形特征关系的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08(6). | [8]、 | 李阔 唐川.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进展[J].灾害学,2007,22(1):106-111. | [9]、 | 宫清华,黄光庆,杨木壮,郭敏.广东省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7,18(1):10-14. | [10]、 | 倪化勇.泥石流流域地貌形态的统计分形[J].水土保持研究,2006,13(6):92-93. | [11]、 | 宫清华 黄光庆 郭敏 张月巧.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世界地质,2006,25(3):296-302. | [12]、 | 倪化勇 刘希林.泥石流灾害的分形研究[J].灾害学,2005,20(4):18-22. | [13]、 | 张东明,尹光志,代高飞.地表下沉的分形特征及其预测[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0(1):92-9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