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毛村岩溶区自然植被土壤团聚体中腐殖质组成初步研究 |
| |
作者姓名: | 杨慧 白冰 谢银财 曹建华 |
| |
作者单位: |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402326);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013GXNSFBA019217);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能1598023-1、桂科合14125008-2-1);中国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3005300) |
| |
摘 要: | 探索土壤有机碳物理保护与化学保护的关系,有助于揭示土壤固碳和培肥机理,明确不同粒级团聚体和不同腐殖物质组分对土壤固碳和肥力的贡献。本研究对岩溶区自然植被土壤团聚体中腐殖质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灌丛和林地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总体上均表现为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下降,而在不同土层深度随着团聚体粒径范围的变化则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规律则不同,无明显一致的规律;(2)两种土地利用方式各粒径团聚体中胡敏酸和富里酸均比全土小。这可能是由于在湿筛分离团聚体的过程中溶于水的那部分胡敏酸和富里酸成分被损失掉;(3)各腐殖质组分随着团聚体粒径范围的减小在两种自然植被上均无明显一致的规律,但胡敏酸和富里酸总量则基本表现为随着团聚体粒径范围的减小而逐渐升高,即在0.25mm和0.5~0.25mm粒径范围团聚体中最大;(4)两种自然植被土壤各土层中和各团聚体中胡敏酸/富里酸(HA/FA)基本上表现为小于1,这主要是因为研究区温度相对较高,湿度较大,植被覆盖度大,微生物降解作用强所致。
|
关 键 词: | 岩溶区 土壤团聚体 腐殖质 有机碳 自然植被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岩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岩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