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夏季南海环流的三维结构 |
| |
作者姓名: | 廖光洪 袁耀初 王彰贵 |
| |
作者单位: | 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2;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10008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
| |
摘 要: | 利用1998年6月12日至7月6日南海的调查资料,采用三维海流诊断模式,计算了夏季南海三维海流,结合卫星海表面高度距平资料,得到结果如下:(1)南海北部,在吕宋岛以西海域和东沙群岛附近海域,分别存在一个反气旋式涡和东沙群岛西南的气旋式涡.(2)南海中部,越南以东海域出现由暖涡W3和冷涡C3组成的一个准偶极子.在冷涡C3和暖涡W3以北分别存在一个暖涡W2和冷涡C2.(3)在越南近岸存在较强的、北向的西边界射流,此北向射流在14°N附近离岸转为东,并流入两涡W3和C3之间.(4)南海南部,在巴拉望岛的西南海域,100m以浅水层存在反气旋式涡,而在其较深水层,此处变为气旋式涡.(5)南海环流的动力机制有两个:最重要的动力因子为斜压场与地形相互作用项,其次为风应力与地形相互作用项.(6)讨论了夏季南海环流垂向速度w分布,例如在30m层,Ekman抽吸对垂向速度w分布起着重要作用.(7)与2000年夏季南海环流的比较,1998年夏季计算海域涡旋W3,C3,C2等的位置变化并不大.
|
关 键 词: | 南海环流 海面高度距平 诊断计算 多涡结构 动力因子 |
文章编号: | 0253-4193(2006)05-0015-11 |
收稿时间: | 2005-10-15 |
修稿时间: | 2005-10-152006-08-04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