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坳陷湖盆古地貌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以准噶尔盆地中部侏罗系三工河组二段一砂组为例
作者姓名:厚刚福  王力宝  宋兵  曾德龙  贾开富  窦洋  李亚哲  彭博  郭华军  邹志文  司学强
作者单位:1)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3;2)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岩性油气藏形成主控因素与有利区带评价”(编号2017ZX05001-002)和“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规律、关键技术及目标评价”(编号2017ZX0500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准噶尔盆地油藏富集规律及勘探技术研究与应用”(编号:2017E-0401)和“大型陆相盆地砂体类型及控藏机制”(编号:2019B-0309)共同资助成果
摘    要:为了明确坳陷湖盆古地貌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认识沉积体系展布规律,优选下一步勘探领域,以准噶尔盆地中部侏罗系三工河组二段为例,采用地层厚度法恢复了古地貌,细化了古地貌单元,并通过岩芯观察,识别了沉积微相,在此基础上,通过古地貌单元与沉积微相叠合分析,提出了坳陷湖盆沉积期古地貌对沉积体系、沉积微相和岩性圈闭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中部三工河期为隆凹相间的古地貌格局,具有水下古低凸、水下古沟槽、古坡折和水下古平台等4类古地貌单元,发育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可进一步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席状砂和砂质碎屑流微相。水下古沟槽充填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砂体,水下古低凸主体部位发育分流间湾相泥岩,古坡折之下的水下古平台发育砂质碎屑流砂体。水下古低凸翼部发育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向低凸方向超覆尖灭,水下古平台发育的砂质碎屑流砂体呈“泥包砂”结构,储层性质较优,岩性圈闭条件好,成藏条件优越,为下一步最有利勘探领域。

关 键 词: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  三工河组  古地貌  沉积体系  岩性圈闭
收稿时间:2021-01-29
修稿时间:2021-08-02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